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组建党员专业合作社 带动农民创富增收

更新日期:
好东西收藏起来!

——夹皮沟镇金沟村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

夹皮沟镇金沟村地处桦甸市东部山区,共有7个社,618户,1971口人,334公顷耕地。金沟村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380名,其中党员38名。多年来,合作社始终以党员为核心,以贝母专业大户为主体,以利益机制为纽带,以民主管理为基础,采取大户带小户的方式运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已成为全镇贝母生产基地,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创富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转变思想弯子,找出一条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门路

我们金沟村耕地坡度大,无霜期短,人均占有耕地不足2亩。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被列为全市重点整顿的相对落后村。针对这一情况,村党支部先后三次召开农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围绕金沟村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怎么加快发展进行认真的讨论,积极寻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好路子。经过反复研究,大家统一了想法,结合我们村地处特殊气候区,土质疏松湿润的特点,把增收致富的点子敲在了发展贝母产业上,变“粮贝兼作”为“贝粮兼作”。同时,组织村社党员干部和致富大户到敦化市马古店村参观考察贝母基地,进一步坚定了种植贝母的信心和决心。在12名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到2003年底,全村发展贝母22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万元,达到了“五好”村党支部标准。

但是,随着种植贝母户的逐渐增多,贝母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难”。一是不懂技术经营难。以前贝母户基本采用传统的土办法,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个贝母户,在春天出苗时,想用农达药剂除贝母地里的草,结果将贝母一同药死,损失近5000元;还有两个贝母户,为了起贝母时省事,将沙网铺到垄下,贝母播种在沙网上面,由于贝母和土壤不直接接触,吸收养分少,根须没有扎到地下,而是相互盘在一起,从而降低了产量,每户损失近7000元。二是防疫不到位成活难。防疫是贝母种植的关键环节。过去,绝大多数种植户自己进行防疫,往往由于技术或疫苗质量不过关,染上疾病,相互传染,造成大批量死亡。有一贝母户,在地里种了不少向日葵,由于种子和土壤防疫不过关,加上向日葵携带黑豆菌病原体,使贝母染上了黑豆病,近一亩地贝母全部坏死,损失近10000元。三是缺少资金发展难。随着贝母价格上涨,许多群众虽有种植贝母的愿望,但缺少资金,买不起贝母种子,很难扩大种植规模。

以上这三个方面的难题,既直接影响了贝母户效益,也影响了全村贝母业规模发展。为此,我们村党支部多次和村社党员干部、种植大户、创富能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大家又一次形成了新的认识,一致感到分散的个体农民很难找到创富增收的门路,金沟村贝母业要想大发展,必须改变一家一户的种植形式,大家组织起来,走合作化、规模化的路子,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靠集体的力量和优势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出路。

二、发挥党组织作用,建立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

具体工作中,在市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帮助指导下,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组建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

1、注重宣传引导。我们首先找了几个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员和群众,同他们交心谈心,一点一点地向他们讲清组建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的目的意义,通过引导,使他们成为宣传和建立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的骨干分子。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带一的方法,逐渐向外发展。

2、把握建社原则。我们在建立合作社过程中,坚持“自愿联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不命令、不强迫,保证群众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并确定了“五统一分”的合作模式。“五统”就是统一计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供应、统一销售;“一分”就是以户为单位分散经营。每个社员都有“社员证”,“社员证”明确规定了持证社员贝母发展面积、生长期、个人自然情况以及社员基本权利和义务。

3、选准骨干成员。我们在组建合作社过程中,以有奉献精神和有创富能力的党员干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目前,合作社有党员38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84%,党员共发展贝母130亩,老党员陶占山一人就种植了4亩。同时,合作社以创富带头人、创富能手为主体,吸收社员时,我们尽量吸收贝母种植面积大,发展意识强,有一定组织纪律观念和奉献精神的社员参加,把他们做为合作社的骨干力量。目前,合作社中创富带头人、创富能手总计125人。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党员合作社各项工作健康开展

1、制定各项制度。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社内建立了社员大会制度,确定社员大会为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社务会为日常管理机构,下设综合信息、技术、防疫和购销四个工作部,每个部都有明确的职责,都有专人负责。制定了《合作社议事规则》、《合作社服务承诺》、《社员纪律》、《社员入退社程序》、《合作社监事会、理事会》等七项规章制度,对合作社的每个社员进行按章管理。

2、扎实搞好服务。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形成了有效的服务体系,概括为“两个服务工具”,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学校”是合作社自己创办的培训基地,既培训社员,也培训社外群众。合作社成立后,我们收集了大量贝母种植资料,每年集中组织社员学习三次,已把每名社员都培养成合格的技术人员、防疫员和管理员,培养造就一批贝母专业人才。同时,每年举办两期贝母种植培训班,聘请吉林市农艺师张继贵和桦甸市农业专家为社员辅导讲课,通过培训,丰富了贝母种植知识,大大提高了社员的技术水平。“商店主要销售防疫药品,都是直接从厂家进货,价格既低于市场,又保证质量;即满足了社员的要求,又大大方便了社员外群众。

3、坚持民主管理。合作社内不分职务、分工,所有社员权力均等,一人一票,保证了社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在研究制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时,先由社员提出建议和想法,然后整理成文字,形成初稿后,再由社员一条一条讨论,直到最后通过。在选举合作社领导机构时,先提建议名单,再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确保把理想的人选选进合作社领导机构。

4、实现规模发展。合作社要发展,必须在规模上下功夫。为此,经全体社员研究,制定了合作社近期发展目标和三年发展规划。主要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打好基础,由镇党委协调贷款60万元,加上村民自筹资金20万元,总计80万元,发展贝母50公顷。第二步开始大发展,镇里投入100万元,扶持扩大种植规模,到2008,社员发展到380名,种植面达到210公顷。并进一步做好合作社的基础工作,建长白山贝母基地,使其成为交易市场,注册桦甸夹皮沟金沟村五间房贝母商标;搞好深加工,成为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本村养牛、养猪业的发展,使合作社资本积累达到15万元。同时,对将来要求入社的群众,只需出少量资金种植贝母和提供人工,由合作社提供贝母种、负责疫病防治,贝母全部回收,销售后统一结算。为此,有的农户不用考虑种植贝母一次性投入大,拿不出钱的问题,使缺少资金、不懂技术又想种植贝母赚钱的农户迅速发展起来,实现大户大发展、小户快发展、没钱户也发展的势头,迅速扩大合作社规模。

目前,我们村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一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了。合作社的建立,提高了我村贝母在外界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效应,增加了贝母的销路和销量。据统计,今年的客户比往年增加了30%。贝母质量得到了客商认可,敦化、抚松、吉林等地客商纷纷来买贝母,并表示愿意与我们常年合作,还有客商要求包销贝母。到2007年底,仅贝母一项,总收入就达到100多万元,每户社员平均增收3600元。二是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了。合作社把党员干部引到发展贝母产业的前沿,党员发挥作用有了更大的空间,增强了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作社中38名党员有11人进入了领导层,承担起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任。三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壮大了。党员贝母专业合作社的互助合作精神,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一批优秀农民青年,他们积极靠近党组织,成为党的后备力量。合作社成立后,共有45名社员提出入党申请,其中有42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已发展党员8名。

党员贝母合作社成立以来,彻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种植模式,党员创富的热情高涨,带动全镇种植贝母376公顷,带动全村相继成立了林下参专业协会,黄牛养殖协会等5个协会组织,带动了1236人发展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60元。


继续浏览↓

上一篇:创办养牛专业合作组织 加快推进农民创富步伐

下一篇:探索实施“村企联建” 强力推进“三项工程”

Copyright 2008-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0000000号
中共桦甸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 2008-2010   联系电话:0432-6224734
桦甸市政务信息化办公室设计制作   电子邮箱:xinxi488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