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中国方案)
- 更新日期:
- 2017-02-03 信息来源: 作者:
- 好东西收藏起来!
2017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就对瑞士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了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访问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瑞士期间,习近平发表了两篇重要演讲《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明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上的态度,解读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演讲中,习近平多次引用古典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名句,通过习近平的表达,融合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走向了世界,成为全球化的时代强音。2014年5月,本报曾以“习得”为题整理过部分习近平的名句引用,分为民本篇、治理篇、天下篇等。后续,本报还编辑出版了《平天下》两册图书,对中国古典治理智慧和中国古典政治智慧进行整理。
如今,我们再次以“习得”为主题,将习近平的相关引用系统梳理后,分为“全球治理”和“中国方案”,分别推出,以飨读者。此为“中国方案”篇。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7年1月17日)
典出: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原文: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释义:聚集一切力量采取行动,没有什么不可以胜利的;集思广益来做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
解读:“团结力量大”是很简单的道理。这个团结是分两方面的:一为体力;二为脑力。无论“力”还是“智”都是积聚起来方能成大事。从管理的角度看,要做到凝聚人心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要发掘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第二,要把这些智慧和力量整合起来。这是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在国与国之间,这句话也意味着可以求同存异,团结一致,从合作共赢中增强自身实力,以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只有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才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典出: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九》
原文: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释义: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
解读:一个国家想发展,没有合适的人去实践,那只能是空想。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所以,如何合理地去运用人才,考验一个国家执政者的能力。
治国理政应该牢牢把握住集聚人才的大举措。而培养集聚人才,则需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要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创造条件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些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建设好。对知识产权则要加强保护机制,来激发创新动力。只有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我国的各领域才能繁荣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1日)
典出:汉·桓宽《盐铁论》
原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
释义: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解读:这段话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说的是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者,进行决策、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明者”、“知者(即智者)”,指的都是能够高明决策的治理者,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他们是“关键少数”。他们敢于担当、科学决策,是成功的重要前提;他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我们就事倍功半。“时”和“世”,指的就是时势、世情,也就是决策的依据、政策的根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样,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实事求是,才可能真正做到创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求实和创新,高度统一于实践,有求真务实的前提,才有开拓创新的结果。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
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14年6月5日)
典出:清·魏源《古微堂·治篇》
原文:江河百源,一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释义: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解读:什么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执政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的体制机制,要根据什么来评价?应该根据实践来评价。从最顶层的制度来看,中国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过去的”,也不是“西化的”,而是中国“独创”的人间正道。从具体的各项政策来看,实践也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比如政策执行是不是容易到位?政策落地是不是有利于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现在有一些观点,喜欢简单地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评价、指摘中国的现实,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该承认,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并且应该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更需要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不畏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把改革发展的每一步走踏实。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典出:春秋·文子《文子》
原文: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释义: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遵循,也是统治者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据。
解读:“无规矩不成方圆”,修身如此,齐家如此,治国如此,平天下亦是如此。遵循一成之规,是一个集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集体中个体的基本素质。但是法的存在,往往遇上权力的挑战。权力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只要有群体,必然有差异,差异就是权力的基础。但权力深植于人性,在人性善恶的两边中,权力常会选择与恶互为借力,如果无法得到规制,权力与恶的人性相互作用,就会成为集体权益的公敌。
我们在近些年的反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没有法律、规则的约束,权力就是一头出笼的猛兽。因此,要把权力关进法的笼子。
这期间必然经历三个阶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即是以猛力击之,形成震慑;不能腐即是建章立制,为长远定规矩;而不想腐即是在权力拥有者的心中牢固树立法的准绳意识。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2014年7月4日)
典出:《大学》
原文: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治理国家不以财富为利,应该以仁义为利。
解读:“义”与“利”是中国人道德观里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一个是道德理性,一个是功利理性。在传统儒家看来,“义”与“利”都是人性的本能,人有逐利的冲动,同样会有道德的萌动,只不过在价值判断上,“义”要高于“利”,而且要用“义”来约束和引导“利”的冲动。
这个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国家不应是一个财富国家,而是一个文化国家、道德国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富”已自不待言,但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城乡发展差距等问题也让我们忧虑:有钱以后到底想干嘛?如果改革开放积累的庞大财富,只是成了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独食,改革红利无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改革一定要树立共赢思维才能长久。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
典出:《战国策·赵策一》
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解读:我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中有经验,更有教训,因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有修史的历史。从商周时期开始,朝廷中就有史官一职,用以记录君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史官的角色一度非常超脱,常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因为他们只为历史负责。集大成者便是《资治通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因此,历史是了解中国人思维世界的一把秘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
典出:《周易·系辞下》
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解读:“四个全面”是当下中国的重要治理词汇之一。第二个全面即为“全面深化改革”。事实早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古人教育治理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违背这条铁律,谁就将衰落。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当下,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总是难的,尤其都剩下“硬骨头”的时候。这就要求治理者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12日)
典出: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原文: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释义: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使人民富裕为根本大事。
解读:“获得感”,是中国的热词。中国的所有改革,都以民众的获得感为重要导向。“为国者以富民为本”,这里的富民,不只局限于让人们富裕,也包括让人们幸福,有“获得感”。与之最相关,最直观的一个治理词汇是:精准扶贫。从梁家河知青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深切感受到老百姓对摆脱贫困的渴望,他说:“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按照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贫困,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可以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民齐者强。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12日)
典出:战国·荀子《荀子·议兵》
原文: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
释义:民心齐的国家才会强大。
解读:荀子说:“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他们所共同强调的是,人心要齐,唯有如此,才能国家强盛,才能打赢战争。当前,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局部中,每一个“全面”都堪称是“一场战争”,只有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目标。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上下同欲者胜”,需要规矩;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为了凝聚全党、团结一心啃下“硬骨头”,同样需要规矩。此外,各项改革还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着眼于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做到信心坚定、行动坚决,科学推进、勇于担当。要时时处处为群众作示范、当表率,让群众跟着来、一起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l6日)
典出:东汉·荀悦《申鉴》
原文:故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释义:足部受寒了会伤害到心脏,民众穷困就会损害到国家。
解读: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都是国家的基础,百姓的感情被伤害了,对国家失望之极,就会有颠覆政权的危险,这个国家就不会稳定。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就是“群众路线”,历来重视群众基础。中国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新时代的各项改革推进,其基础都在于充分发动群众,并且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1月18日)
典出:春秋·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原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释义: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都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解读:国富则民安,民富则国强。治理国家,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一旦人民最低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社会将面临失序的风险。社会稳定的维护,必须具有经济、政治和道德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经济基础如何保证呢?第一,拥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拥有基本的经济公平。
所以,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精准扶贫”,都是为了实现“民富国强”。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
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2014年7月9日)
典出: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原文: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释义:在眼前不可白白流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错失的是机会。
解读:在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和计时刻度,更是一个历史的趋势,所以说要“与时俱进”。而在这时间的流动中,蕴含着转瞬即逝的机遇,形势随时移易,机遇也是如此。
时与机是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基本规律,也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为什么我们要有紧迫感,大力推进改革?因为机会窗口不等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正赶上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出口拉动增长已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前些年投资拉动增长带来的产能、库存过剩、杠杆率高等后遗症还需要长时间的消化。传统增长方式显出颓势,必须要转变发展思路。于是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的开展……
所谓“危中有机”,历史的发展充满辩证法。现在的困难,恰好是改革的最佳良机,阵痛难免,但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迎接下一个发展机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2014年7月14日)
典出:《诗经·大雅·文王》
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释义: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解读: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个守旧的文化,其实非常偏颇。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哲学基础来源于《易经》,而这是一部讲“变化”的哲学书。在儒家的原典中,“新”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大学》中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新民”,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需要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适应形势,日新其德,新新不停。所以,变革从来不被中国文化所抗拒。
所谓的旧邦,更多是文化意义上的传承,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绵延千年不断的古老国家。但同时,我们又不断在追寻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努力让古老焕发新彩,“阐旧邦以赋新命”,这是一个继承与出新的时代命题。
- 继续浏览↓
-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02-03]
· 习得(中国方案)[01-29]
· 求是评论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01-22]
· 党员干部微信朋友圈使用指南[01-18]
· 中组部会同有关部委印发5个办法 加[01-13]
· 中共中央印发《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01-09]
· 财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公务[12-13]
· 2016年度全市社区“两委”干部培训[11-30]
· 桦甸市委组织部2015年度决算公开[11-01]
·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1-01]
· 强化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保[10-31]
· 新华社评论员: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10-29]
·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 认真学
[02-03]
· 习得(中国方案)[01-29]
· 求是评论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2-13]
· 2016年度全市社区“两委”干部培训[01-22]
· 党员干部微信朋友圈使用指南[01-18]
· 中组部会同有关部委印发5个办法 加[01-13]
· 中共中央印发《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